您的位置:首页 > 电视 >

《人民的名义》这部剧为何难得

9月22日,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消息,日前,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江苏省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王立科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当日,金盾影视中心主任、《人民的名义》总监制李学政发文称,王立科曾试图让该剧停播,并且下令删除所有涉及江苏政法部门的“鸣谢”单位,严厉批评有关部门对拍摄工作的支持,强烈反映该剧的“危害性”。

该爆料很快引发了舆论场的轩然大波。网友们戏称,王立科简直就是剧中祁同伟、高育良两个角色的原型。

资料图

文艺作品中的情节同现实发生了呼应,《人民的名义》这部距离初次播出已然四年多的反腐剧,以一种颇为特殊的方式回归了观众视野,并从社会层面上展现出了反腐剧整个类型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制播波折

李学政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人民的名义》主要拍摄地点在江苏省会南京。拍摄过程中也得到了江苏省人民检察院,以及作为第二出品方的江苏省委宣传部的协调支持。

项目拍摄过程进行得很顺利。在过程中,时任江苏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省公安厅厅长的王立科一直没有阅读全剧本。而在拍摄到劫持、绑架等相关场景时,他还调度了下辖的派出所,为剧组提供了人力、警车、警械等相关支持。

直到剧集正式播出,剧中一些公安部门的角色形象开始出现问题后,王立科的态度逐渐发生了变化,便找人要来了全剧本进行观看。

“那时候我们从内部得到的消息是,他看完剧本后震惊了,在会上严厉批评这些支持我们拍摄工作的单位,理由是这样的剧影响党政法队伍的形象,具有极大的危害性。然后还去向江苏省委高层会议提意见,反对《人民的名义》的播出。”李学政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人民的名义》

江苏省其他领导自然拒绝了王立科的要求,并且劝他“身正不怕影子斜”,不要再干涉剧集的正常播出。但在王立科施压下,《人民的名义》鸣谢单位表中凡涉及江苏政法部门的字样依然全部遭到了删除。

剧集顺利播出后,创下了多项纪录:根据“CSM52城”统计,当年4月18日,该剧单集收视率已经破5,4月26日,该剧单日收视率高达6.86,收视份额超20%,其中第49集收视率高达7.47,“CSM52城”实时收视率更是一度超过8%。

而在2018年3月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时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在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时指出,《人民检察官》、《人民的名义》等一批法治作品获得好评。

尽管《人民的名义》收视率大为成功,并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表彰,但在奖项方面却并无多少收获。在当年的第23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上,当年的最佳中国电视剧奖由《好家伙》斩获,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奖均花落《中国式关系》,而最佳男女主角奖都给了《鸡毛飞上天》。《人民的名义》仅拿到两个最佳男配角奖,分别由饰演李达康、高育良的吴刚、张志坚获得。耐人寻味的是,于首轮播出后,《人民的名义》至今从未在各个电视台重播过。

类型历史

《人民的名义》是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牵头主导的项目,制播过程尚且如此一波三折,该类型操盘难度可见一斑。

事实上,反腐剧虽然颇受观众欢迎,但作为一个大的电视剧类型,其整体发展却并不顺利。

有学者将我国反腐剧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6-1999年,为探索和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2000-2004年,为高速发展阶段;2004-2015年为沉寂与调整阶段;2015年至今回暖阶段。

1996年1月,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17集电视连续剧《苍天在上》,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真正严格意义上的反腐题材电视剧。尺度用如今的眼光看来一般,但作为类型开创者,其标志着“禁区”的突破,具有重要意义。这部在播出前未进行任何宣传的剧集,在央视播出后,单集收视率最高达到39%,创造了当时的收视纪录,并同时获得了第十六届电视剧“飞天奖”和第十四届“金鹰奖”最佳电视剧奖。

《苍天在上》

而在进入21世纪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这一时期,一批国家和省部级腐败官员纷纷落马。与此同时,受消费市场带动,反腐题材电视剧因较高的收视率获得了广告商青睐,两相影响,相关题材热潮涌现。2001年,出现了《大雪无痕》《红色康乃馨》《忠诚》;2002年有《黑洞》《当关》《省委书记》;2003年的《绝对权力》《大江东去》《至高利益》以及2004年的《国家公诉》等,都是当时的代表作。

不光数量井喷,较之创作初期的保守,这一时期的反腐剧在艺术形式上也逐渐变得丰富:人物描写上,脱离了“扁平人物”的窠臼,塑造出了一批带着强烈悲剧色彩的反面人物;随着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涉及的职业领域变得多元,让腐败现象的成因、形式和影响能以更加全面立体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

《红色康乃馨》

转折点发生在2004年。除了反腐剧之外,刑侦、犯罪等类型剧也连带井喷。数量增长过快,使得质量开始变得良莠不齐。大量暴力血腥的犯罪画面,以及对犯罪分子的过度美化均引发了负面舆论反响。在当年的全国电视剧题材规划会上,这一类问题遭到了集中反映。

同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布了《关于加强涉案剧审查和播出管理的通知》,要求所有涉案题材电视剧退出黄金档,并严格管控该类题材影视作品播出。反腐剧受到巨大冲击,自此迎来“寒冬”。

直到十八大召开后,反腐成为“新常态”,沉寂多年的反腐剧才终于迎来了新的发展。2016年,电视剧《人民检察官》《国家底线》播出。而《人民的名义》于2017年的大火,再次将这一类型推向了高潮。

《人民的名义》

梳理上述时间线和作品可以看到,反腐这一类型剧的发展,除了技术问题,“天时地利人和”也缺一不可。李学政认为,《人民的名义》之所以引发收视狂潮,除了剧本和演员阵容经得起推敲外,时机方面的原因也不可忽视。

“那时正是两会之后,反腐倡廉在两会上提得很响。老百姓看到了一个个大老虎被拿下,但没有相应的文艺作品去跟上中央的反腐倡廉工作,所以这就是一个短缺。”李学政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未来发展

反腐剧的热播,主要切中了大众两个心理需求:一是朴素的惩恶扬善道德观;二是对官场人员生活的窥视和模仿欲。

梳理反腐剧的情节,多由单个腐败案件,如挪用公款、国有资产流失等所引发。案件本身不复杂,其实也不是重点,好看之处在于各方的语言和智力博弈过程。观众看此类剧集,与其说是看剧情,毋宁说是在观摩一种熟悉又陌生的生态。

今年的《扫黑风暴》,在原有类型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创新性延伸,其将刑侦、扫黑、反腐等各种元素融合到了一起,开播之初,以冷峻肃杀的氛围营造抓住了观众眼球,令观众大为期待,最后却雷声大雨点小。不少网友认为,《扫黑风暴》碰到了创作天花板,大反派王政的人物故事线被剪得乱七八糟,导致整部剧变得虎头蛇尾,有烂尾之嫌。

《扫黑风暴》

李学政认为,从技术角度出发,扫黑和反腐属于两个类型剧种,最好不要混为一谈。

“我们对题材是分得比较清的。扫黑一般落在基层,针对的是民间黑恶势力;反腐主要是针对官员。扫黑就像皮肤病,虽然里边有保护伞,也涉及腐败,过程是先‘扫黑’再‘打伞’,但重点还是以扫黑为主。这是两个类型。”

《巡回检察组》编剧余飞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从技术角度上出发,创作类似剧集的难处主要有两点,一是如何让人物“动起来”;二是如何平衡剧中涉及到的各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前者以《巡回检察组》为例,剧集主要描写的是检察系统人员的工作状态,与动辄在追捕、破案路上的公安系统工作人员不同,法官、检察官们九成的工作内容都是在处理文书案卷,只有少数时候需要做一些补充侦查之类的工作,戏剧冲突感较弱,拍出来不好看。因此创作的重点在于对戏份进行合理安排,找到人物“动态的基础”,让人物合情合理地“动起来”,使得整部剧的节奏观感有张有弛。

后者则更多考虑到戏外的因素,即各个合作部门的形象问题。“每一个部门都为国家做了很大的贡献。拍摄政法剧时,既要揭露一部分阴暗面和腐败分子,但同时也要表现出这个部门大部分工作人员是好的。如果一个部门全是坏人,被另一个部门全抓了,这个系统就崩溃了,也不符合客观事实。”余飞说。

在余飞看来,从《人民的名义》到《巡回检察组》再到《扫黑风暴》,相比早年同类型剧集在尺度上有了很大进步,这本身就说明了相关文艺作品正在向好的方面发展。

《巡回检察组》

由于类似题材的电视剧作品性质上不同于其他娱乐消遣剧,事关社会稳定,且牵涉层面众多,因此在李学政看来,制作者应该把社会效益、而非经济效益摆在第一位,这对于民营公司而言无疑是短板。因此在项目的具体执行上,国家单位牵头、民营公司出资是比较合理的模式。与此同时,反腐类型剧也要做到推陈出新,倘若同质化严重,观众也很快会审美疲劳。

“一味追求市场肯定会跑偏。要想维持类型的持续发展,创作团队必须有一个好的平台支持,不叫保驾护航,起码在思想指导上有个正确的路子,否则就容易拍出来播不了,有过很多这样的教训。”李学政说。

标签: 人民的名义 这部剧 为何难得 难得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