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电视剧《突围》不为批判而批判
现实主义电视剧《突围》播出后备受关注。该剧改编自著名作家周梅森的小说《人民的财产》,4年前,由于改编自周梅森同名小说、由周梅森编剧的《人民的名义》成为爆款,观众不免对《突围》也抱有很高的期待。《人民的财产》是周梅森创作的又一部扎根现实、直面政治的官场小说,它为电视剧《突围》提供了很好的剧本根基。就目前播出的剧情而言,《突围》收获了诸多好评。
首先,《突围》真实、艺术地透视了部分国有企业存在的种种弊病,立体式、全景式、解剖式对这些问题进行呈现与反思,具备强烈的“批判性”。
剧中的中福公司是新中国第一批国有企业,在改革开放后成长为综合性的央企集团。然而,下属企业京州中福却陷入巨大困境,账面巨亏15亿元,其中既有市场变化的因素,也有不可忽视的严峻的腐败问题。国企亏损、国有资产流失、国企转型遇阻等问题纷至沓来,官僚主义、贪污腐化、拉帮结派、决策失误、信息不透明等漏洞触目惊心。观众看到,《突围》不逃避腐败的痛点,不回避民生的热点,不躲避改革的难点,体现出了创作者的勇气和魄力。
但《突围》不为批判而批判,揭示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批判的最终诉求是建设。该剧也塑造了主人公齐本安等有胆量、有担当、“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正面人物,他们对党和人民的利益表现出忠诚,对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挫折表现出极强的抗压性与坚韧性,直面问题、昂扬向上、孜孜不倦。在齐本安等剧中人物身上,也被寄予了为人民服务的主流价值,弘扬了不畏艰难、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体现出该剧深刻的“思想性”。
电视剧作为大众艺术,“好看”特别重要。剧情得好看,才能够吸引观众,主流价值的传递才成为可能。这就对剧集的艺术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一点上,《突围》也不负众望。一方面,它摒弃了传统主旋律电视剧中存在的公式化、概念化、模式化等问题,刻画了一系列生动复杂的人物群像。
就像齐本安,作为第一主人公,观众知道他一定是正面人物,但他并不“高大全”,比如在妻子面前,他是一个“妻管严”;在师姐石红杏面前,虽然他才是公司一把手,但两人相处时有着师姐弟的热络,他既讲规矩和边界,也很懂得怎么用好情分,减少工作中的阻力。
至于林满江、石红杏等人,也绝对不是观众第一眼就能看出“好坏”的角色。比如石红杏面对齐本安一跃成为公司一把手,自己只能当个陪衬,几段内心独白呈现了她的失落。但她也有清醒的是非观。当恩师的儿子皮丹向她要纪委书记的官做时,石红杏拒绝了,她内心是清楚的:如果皮丹能当纪委书记,整个京州中福就要腐败透了。她虽然是林满江的“迷妹”,但发现林满江也许有问题后,能清楚划清界限。而作为齐本安的师兄,林满江看起来似乎很支持齐本安的工作,也很讲政治、讲原则,但齐本安的任命通知,他为何压了一个月?齐本安从基层做起,能力有目共睹,为何他此前一直被安排闲职?皮丹明明业务不精,也无心工作,为何他能坐上京州能源董事长的位置?为何他之后屡屡给齐本安的工作推进制造阻力?这一切都提醒着观众:林满江很不简单。角色的深不可测,激发了观众探索的欲望。
另一方面,《突围》在情节的铺陈上,并没有像某些官场小说那样,为了迎合戏剧冲突而走向奇情化、狗血化。相反,《突围》的叙事有条不紊、不疾不徐,拉开一张大网,透视中福集团、京州中福集团、京州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错综复杂的关系,同时也经由京州官场与《京州时报》这两个场域,打开更广阔的社会空间。《突围》当然也有很好看的戏剧冲突,但矛盾冲突并非“短平快”,而是内敛、沉稳、厚重、曲折,随着剧情推进,各种悬念慢慢释放,各方利益博弈渐次展开,耐心的观众从中能享受到曲径通幽的奇妙,也将等到柳暗花明的豁然开朗。
《突围》还具有很强的“观赏性”。想当初,《人民的名义》吸纳了一批演技精湛的“老戏骨”,他们表演入木三分,角色刻画丰富生动,为剧集的成功立下汗马功劳。这一回《突围》继续由诸多实力派演员挑大梁。除了主演靳东、闫妮、黄志忠以外,还有奚美娟、陈瑾、王景春、韩童生、耿乐、黄品沅、高明、郝平等演技派助阵,如此“高配置”的演员阵容,让剧中出现了诸多表演上的名场面,极具观赏性。好演员、好表演,也让剧情的推进更具说服力,更加引人入胜。
概而言之,《突围》集批判性、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身,是一部硬核的现实主义力作,有望成为继《人民的名义》之后的新经典。它收获了口碑与收视的双赢,也再一次说明了优秀的作品总能够从激烈的电视剧市场成功“突围”。(从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