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电视 >

环球速读:黄河调水调沙20多年,治沙效果明显,下游却陷入了“流鱼之困”?

在阅读文章之前,客官可以动动手指点个关注,与作者互动,积极参与讨论吧!

我国治理黄河由来已久,因为黄河虽然长,但水少泥沙多,动不动就泛滥,给流域内造成了很多危害。所以,治理黄河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调沙。

黄河调沙是治理黄河问题很重要的一步


(相关资料图)

在多年的治理黄河经验中,我国逐渐摸索出了合适的方案,然后动工修建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来拦截黄河的泥沙量,控制下游河道淤积,河床抬高。

小浪底主体工程于1994年开建,2002年竣工,能控制69.42万平方公里的黄河流域面积,可防洪、减淤、供水、供电、灌溉。更重要的是,小浪底枢纽处在关键部位,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拦截大约78亿吨的泥沙。

小浪底水利枢纽南岸灌区工程总体布置示意图

如今,20多年过去了,小浪底枢纽发挥的调水调沙效果明显,但下游却仍然面临“流鱼”之困,这是为何?

黄河流鱼现象

黄河一直有流鱼的情况出现,这本来是个自然现象,但在三门峡大坝投入使用后,黄河的流鱼现象就更严重了。

每年夏季黄河汛期来到,涨水的时候,流鱼的现象就像奇观一样。因为大量的泥沙随着河水冲下来,水会变的非常浑浊,水中的含氧量也下降,鱼会感觉无法呼吸而纷纷涌出水面

这时,大量的鱼群聚集,都在水面上挣扎或跳跃,周边的百姓便都拿出工具来到黄河边捞鱼。他们根本不用费什么力气就能一捞一个准,要不了半天,带来的编织袋、网等,就装满了。

黄河流鱼现象出现的时候,人们总是会带着各种工具来“捡鱼”

黄河中的鱼类品种丰富,鱼的个头长的也大,不管是自己吃,还是拿到鱼市上去卖都相当不错。

但别觉得能少费力气捕鱼是好事,黄河有些河段泥沙堆积十分严重,已经形成了地上河,河道的险情也大大增加,所以我国才花大力气修建水利枢纽来调水调沙。

黄河大坝的泄洪工作都在汛期前进行,一个是腾出空间来蓄洪,一个是借助泄洪的威力排沙。

黄河大坝的泄洪工作都在汛期前进行

小浪底枢纽投用20年来,黄河下游的泥沙淤积情况已经有明显好转,河槽的平均高度下降了约2.6米,尤其是遏制小浪底到利津段的河床抬高趋势,让黄河水顺利地入槽。

到2021年时,黄河的主河槽过流能力已经由小浪底枢纽建成前的每秒1800立方米提高到了每秒5000立方米,下游河道的过流能力也有显著提高,洪水来临时河漫滩的情况减少了,黄河周边的湿地不受泥沙淤积的影响,生态环境保持良好,连物种的数量也在稳步增长。

水利枢纽的修建,使得黄河下游河道的过流能力提高

防洪效益如此之好,但下游流鱼的问题却没有好转,有些鱼甚至被巨大的水流冲击搞的断头缺尾。

调水调沙的负面影响

黄河的洪水要治,但人工的干预必然会同时产生一些负面影响,那就是水生环境问题和渔业资源问题。

调沙启用之前,黄河中的鲤鱼、鲶鱼、鲫鱼生活的非常惬意,数量也多,调沙后,这三种鱼受到的影响最大,产量直线下降,渔民们很少能捕到个头大的鱼。

调沙前后,黄河内鱼类的数量出现了明显的减少

这是因为调沙时,水位会下降,河流面积缩小,而且调沙的时间又恰好处在鱼类产卵的时候。比如鲫鱼的产卵期就是5到6月份,裸裂尻鱼稍微迟一点,在6到8月份。

大坝泄洪,水泥速度快,伴着大量的泥沙奔腾而下,别说产卵了,鱼自己都被冲到几乎要窒息。涌出水面呼吸,又会被早已等候在岸边的居民们大肆捕捞,黄河中鱼类的数量自然就大幅减少了。

黄河大坝泄洪时期,会有很多人守在岸边等待“捞鱼”

住在黄河边的居民在流鱼发生的时候,有小渔船的会直接开船出去捞鱼,一次捞上百斤鱼回家不成问题,像鳙鱼这样的淡水鱼,几十斤重的都能随便捞上来。

而有些侥幸活下来的土著鱼,也因为调沙被迫改变行为习惯,因此,黄河各河段中鱼类种群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据黄河各段的监测点观察发现,调水调沙后,观测点附近大型鱼类数量起码下降了一半,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个头不大,身体扁扁的窜条鱼、似鳊鱼。

调水调沙后,有很多鱼类都流走到下游去了

这些鱼通常被分为小杂鱼的范围,它们虽然繁殖速度快,但经济价值不如鳙鱼这样的四大家鱼高。

而且,有数据显示,从风陵渡到三门峡大坝这段,渔业资源减少了近90%。这不仅对渔民有很大影响,水生物种多样性的减少本来也是非常值得注意的生态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是,虽然少了泥沙对湿地的负面影响,但河滩面积减少,一些原本是湿地的地方干涸成了陆地,生活在那里的鸟类被迫迁走,生态资源受到了很大的损失。

泥沙量减少之后,河滩面积也跟着减少了

如何扭转流鱼之困

黄河上的水利枢纽引发流域内的生态问题和流鱼困境是必然会出现的结果,但不修这些水利枢纽,黄河每年泛滥造成的损失更大。如果不治理黄河,它还会出现历史上多次改道的情况,届时就一发不可收拾了,说不定,附近的城市都会被泥水淹没。

不管是小浪底,还是三门峡,都对黄河的治理起着全局性的作用,这点不可否认,现在要解决的,是如何调整治水的方案,让黄河的生态也和谐发展。

小浪底和三门峡水利枢纽都为黄河治理起到了全局性作用

有调查发现,调水调沙主要影响的是黄河干流,而支流以及周边的湖泊水环境还是比较稳定的,鱼类资源并未受到什么冲击。在调沙的过程中,这些地方的鱼类还会增加,这说明,鱼类也有主动避险的行为。

因此,有人建议,保护黄河的水生动物,可以在这些水域建立保护场所,引干流中的动物们到这里来安家。

但这个方法也有一个问题,支流和湖泊中的鱼类数量增加,会不会给生态增加负担?是不是干流中的鱼都能在支流与湖泊中生活呢?

如果支流和湖泊中的鱼类数量增加,会影响当地生态吗?

另一个方法是,不动支流及湖泊,而是人工对干流中减少的鱼类进行投放增殖,在汛期过后让鱼类数量快速恢复。

不过,这个方法治标不治本,每年往黄河中投放鱼苗,可每年都在调沙,去年放进去的鱼还没长大或者还没产卵,又被冲走了。

黄河水沙调控之后,投入的鱼依旧会被冲走

所以,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还得从水利枢纽着手,比如更改泄洪时间,控制泄洪方式,不让下游有太大的冲击力,也许鱼类不会感到那么缺氧。

此外,大坝下的生态问题要提高重视,利用河滩湿地把大坝周围的环境建设好,水质有了提升,冲到下游的水自然也不会那么浑浊。

还有,适当禁渔也是必须的,流鱼现象不一定让所有涌出水面呼吸的鱼都死掉,但是聚集性捕捞却能断了那些鱼的后路

聚集性捕捞能断了那些黄河鱼的后路

最后,要定期做环境监测,根据黄河的实际情况来调整调水调沙的工作,因为治理黄河是项长期的任务,方案肯定得不断优化,这样才能科学地确保黄河不会年复一年地出现流鱼情况,让黄河的生态逐渐恢复。

标签:

相关阅读

精彩放送